近期,“新整裝 向未來 共生長——中國整裝行業發展峰會暨歐派整裝大家居高峰論壇”發布會成為行業重磅事件,歐派現場發布了整裝大家居新戰略,嘉賓們共同開啟對于新整裝發展的談論和展望,整體內容豐富實戰,對行業發展有著重要意義。
現場,網易家居、網易設計全國總編輯胡艷力發布了《整裝的挑戰和趨勢》。
以下為演講實錄:
還沉浸在幾位嘉賓風趣幽默、接地氣而且邏輯清晰的分享當中,接下來我用簡短的15分鐘和大家分享形而上的理論——整裝的挑戰和趨勢。
2015年是互聯網家裝元年,互聯網家裝在傳統家裝的基礎上變革而來。2018年是整裝元年,而整裝是從互聯網家裝延伸出來的,至今可以看到整裝一直處于風口之上。整裝應該算是家居行業重大的迭代,從不確定到確定,從不透明到透明,從不標準到標準,甚至可以說整裝是家裝行業在效率革命上最重大的一次迭代。
整裝應該是劃時代的產品,背后有五大推動力:
1、存量市場狼多肉少,整裝可以提升客單價增加利潤。
2、很多裝企總結“無整裝不增長”,整裝用確定性提升成交效率。
3、滿足消費者的懶人經濟、一站式需求,價格、工期、效果確定,實現了省心省力省錢。
4、整裝很大程度從底層打破了家裝業集中度低、沒有規模經濟的頑疾。
5、商業本質是高效率吃掉低效率,整裝是行業進化的一種必然選擇。
但當下的現實情況是,市場存在供需結構矛盾,為什么這么說?是因為大的消費需求對應了小的整裝占有率。
有數據顯示,2021年整裝需求同比增長160%,當下年輕人成為消費主流,占80%以上,是一站式服務的追捧者。而整裝市場占有率不高,數據表明整裝占比20%到30%,剔除一些偽整裝,這個比例可能也就在10%左右。這種供需的不平衡意味著家裝將全面步入整裝時代。
在這樣的時代下,呈現出的市場態勢像春秋戰國一樣群雄逐鹿,賣場、地產企業、老牌家裝公司、家裝新勢力、互聯網巨頭以及家電進入整裝領域,都在加入流量入口的大戰當中,不同角色做整裝有不同的挑戰,但簡要總結下來只有一個:整裝的業務模式重新構建和落地執行。
整裝和傳統家裝業務最終都是裝修一個家,但業務本質上很大不同,從業務結構、組織人員、管理機制、運營成本、運營方式以及分利模式,都存在著極大的不同,整裝比拼的是獲客、轉化、交付和供應鏈等方面的運營效率。
其中的挑戰表現在以下幾個小點:
挑戰一:整裝產品研發設計
個性化的設計如何轉化成標準化的產品?很多人都說整裝產品非常簡單,只要好用、好看、有性價比就可以,雖然不同定位的整裝產品會有不同呈現,但其實一個好整裝產品要具備四個特點:
1、引領生活方式:好的整裝產品一定不是材料的簡單堆砌,需要更懂消費者,深度研究生活方式,從設計上下足功夫,整裝產品可以讓業主所想即所見,或者所見即所想。
2、所見即所得:行業確實喊了很多年“樣板間一比一還原”,整裝時代更加考驗供應鏈和整體交付。好的整裝絕對不是大牌尾貨的組合,應該是高品質的代表。
3、前端個性化:80%以上的消費者都希望個性化在空間當中得到釋放,整裝產品需要開放有限的個性化,適度增加sku,讓規?;蛡€性化達到一種動態平衡。
4、后端標準強復制:整裝產品必須實現標準化和具備可復制性,它從設計、材料到交付都要有確定性,這是它和傳統家裝最大的區別。
當然,好產品要有好轉化率,如何才有好的轉化率?就是以城市為核心,把不同的整裝產品結合到目標樓盤的所有戶型圖當中,再加上企業對于終端設計師的培訓和強大設計化軟件,將大大提升轉化率,而轉化率是考驗整裝產品的重要標準。
挑戰二:供應鏈整合和交付
眾所周知很多小企業沒辦法做整裝,核心就在于沒辦法玩轉供應鏈,在全鏈路數字化的基礎上,真正的理想化供應鏈是怎樣的?應該有三個特點:
1、大規模采購:沒有規模性的采購,就沒有性價比,也無法實現部品商和裝企的相互賦能。
2、F2C柔性供應鏈:完成整裝產品設計后,要怎樣有效實現?高效的供應鏈是核心,最為理想的方式是拆單后直接到工廠,實現單品類到多品類的跨越和協同。
3、全品類交付能力:一旦下單到工廠,產品就進行到了(生產)倉儲、物流、配送、測量、安裝、售后等一系列環節,避免延期、破損、退換等問題,確保整個環節高度協同完成全品類的有序交付。
這樣的供應鏈是比較理想化的,當然現在還沒一家企業做到這么極致,希望這個模型供大家參考。至于每個環節如何分工,可能需要裝企、廠商(包括供應鏈品牌)、經銷商、第三方獨立服務機構等進行角色利益的重新劃分。
挑戰三:展廳模型打造
行業內一直有開不開店,開大店還是小店之爭,確實不同的業務模型、不同發展階段以及企業不同基因,對應有不同的解決方案,甚至不同的場域、不同的城市,也對應不同的店面面積,但其實只要適配就好。無論大店小店,最關鍵的就是盈利能力。
整裝成本應該相對可控,如果沒有可控的成本特別容易暴雷,所以在可控成本基礎上,重點就要看客單值╳到店量╳轉化率╳退單率╳回購率。
另外特別想談新零售,整裝作為最強勁的流量入口,都已經開始和賣場分庭抗禮,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?因為整裝有更高的效率,用場景化的體驗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感受,增加轉化效率。如果整裝向前邁一步,做到真正的零售,能控制到商業末端,比如說管理到價格、產品、服務、場域,打破傳統賣場二房東的態勢,以更好的生產力和效率去迭代舊模式。
挑戰四:團隊組織管理和數字化
傳統家裝和整裝有著本質上的差異,從業務構成、引流、產品設計、供應鏈、交付到服務等各個環節都需要重新構建,需要打破原有業務團隊結構和利益分配。
首先需要吸納或者優化人才和重新組建團隊來匹配新業務,其次需要進行團隊的利益劃分和管理規劃,比如原來的主材部品由設計師主導,現在變為由整裝企業來主導,所以是打破規則不破不立的過程,對團隊組織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。
另外,所有整裝運營的基石就是數字化和信息化,要圍繞業務流程打造全鏈路的閉環數字化,要實現的是各個業務板塊的高度協同和每個業務板塊效率的優化,讓人流、財流、業務流線上化,但數字化中非常難克服的就是施工環節的不可控,雖然可以啟動產業工人以及滴滴的方式管理好工人,但具體到施工環節依然重度依賴人工,仍然是交付環節中重要的一環,相信在未來,技術或者作業方式的迭代,可能會出現一些變化。
挑戰五:品牌認知和流量轉化
傳統家裝是弱品牌,很多頭部廠商知名度遠遠大于家裝品牌,整裝品牌因為其產品形態確定性的售賣、可復制性的規模想象力,在品牌力上略有優勢,但對轉型到整裝的初始階段而言,對品牌力的建設至關重要且具很大挑戰。
首先是定位問題,目前整裝市場主流的做法也存在同質化,定價、產品、品牌大同小異,但作為新整裝必須找到自己的差異性和人群定位,傳播學上的認知大于事實本身的規則適用于品牌力的建設,也就說品牌必須在合適的階段構建獨有的價值和內涵。
其次找大品牌背書,像歐派等大品牌背書,有效地拉動品牌力的提升。
最后是傳播策略,所有的傳播最終都是為了轉化,流量獲取是家裝發展的基礎,剛才紅杉樹的老總也分享了他的投放策略,如何把投放變成產值?可以作為一個課題來研究,同時我們要持續性打造口碑,做品牌美譽度才能走向品牌家裝。
挑戰六:規模性擴張
整裝給了我們可復制、規模性擴張的可能性,當整裝品牌基礎構建完成后,很多品牌將面臨如何進行有效擴張的問題,如何保障呢?
1、整裝產品可復制性是前提,這背后一定是完整的供應鏈,理想狀態是做到柔性定制F2C。
2、打造可裂變的組織,系統性管理確保有效交付,在這里就不展開了,但有一點很重要:當組織和管理不成熟時,一定要重度垂直,當組織和管理成熟后才能復制粘貼做擴張。
3、業務全鏈路的數字化和信息化是擴張的保障,只有真正做到,才能不在擴張的過程中出現崩盤的局面。
綜上所述,無論從獲客、產品、展廳、施工交付、供應鏈、團隊運營、信息化、物流等一系列,都是重人力、重投入的玩法,所以整裝就是強者的游戲,沒有資本就沒有入場券。
下面簡單分享下整裝發展的趨勢:
1、整裝新零售:剛才談到理想狀態是整裝新零售做大做強,用更好的效率、更好的體驗,做引領生活方式的新零售模式店面探索。
2、整裝定位多元化:標準化家裝是整裝的起步,用確定性教育了消費者,原來家裝價格、工期、流程可透明可確定,如此形成了消費者認知,會進一步影響更廣度的消費選擇,加之整裝的中后臺越來越成熟,會出現很多高端、個性化定位的整裝。所謂的整裝不是局限在定位上,更多是體現在效率變革上。
3、突破100億,甚至更高:整裝具有天然的可復制性,頭部裝企會逐漸構建它的壁壘,馬太效應會加強,垂直家裝可以做到百億,平臺整裝劍指千億,打破家裝品牌力弱小的難題。
4、最大的流量入口:整裝擠壓了很多賣場、中小裝企的流量入口,數據顯示在未來的2025整裝占有率達到60%以上,或成行業最大的流量入口。
5、催生供應鏈品牌崛起:之前有很多供應鏈品牌已前仆后繼倒了成為先烈,只有能實現全品類的整合、設計和交付,實現合作利益和效率最大化,把這個能力鍛煉起來之后,未來肯定有百億的供應鏈品牌出現。
當然定制是最有機會的,因為無論從獲客、品牌力、產品力、信息化、智能制造方面,都有特別強大先發優勢。我相信像歐派這樣的企業,孵化供應鏈品牌,也會給行業帶來無限的想象力。
最后可以看到有家裝企業即將突破百億,但整裝依然是剛剛起步的階段,鹿死誰手還未可知,希望在座各位大家都繼續保持雄心、保持初心,服務消費者,為消費者提供更美好的生活,才能把產業做大做強。謝謝大家!
文章來源:網易家居 責任編輯:陸虎